傣族的住房都有哪些特点?



				
				
lovejing0326
41158 次浏览 2024-05-01 提问
115

最新回答 (3条回答)

2024-05-03 01:42:50 回答

傣族的特点:
1、分布地区比较广,人口主要分布在一些发展中国家:
全球有傣族人口约6600万。
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部、印度东北部、越南西北部、柬埔寨西北部、缅甸中北部、老挝、泰国等地区和国家。
另外,欧美地区也有傣族社区。
2、饮食习惯: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,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。
3、有民族独特的傣族服饰: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,五彩缤纷,美不胜收;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筒裙,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。
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,下穿长管裤,用白布、青布或绯布包头,有的戴礼帽,显得潇洒大方。
4、有自己的语言及文字:语言分暹罗、兰纳、大泰三大方言及若干个次方言,各方言都有共同的语法结构,临近的方言之间发音差距很小,随着空间距离的拉大,但不论何地方言均能进行简单交流。
文字有暹罗体、澜沧体、兰纳体、端体、绷体、哪体、阿洪体等七种字体,均由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,都是自左向右书写,自上而下换行,只在形体结构上有所差异。
5、傣族建筑受社会环境和思想习俗的影响大,地区不同,主建筑也不同:
傣族的建筑受气候、海拔、地形、建筑材料等自然环境和人口、经济、宗教、政治、科技、思想意识等社会环境的影响,主要有以西双版纳傣族民居为代表的优美灵巧的干栏式建筑,以元江、红河一线傣族民居为代表的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,以及典雅富丽的佛寺建筑。
6、民俗独特,有自己的传统节日:
浴佛节(傣语“栓兰”),又名“泼水节”,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,后为佛教所吸收,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随佛教传入傣族地区。
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,浴佛节成为傣族的一种习俗流传下来,至今已数百年。
希望以上资料能帮助到你。望采纳。

2024-05-03 01:42:50 回答

西双版纳的傣族,大多在平坝傍水而居,或在河谷依山傍水而居。住房为“干栏式”建筑竹楼。个人成分  族称居住的楼房为“很”。  
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属于“干栏式”建筑。竹楼这一名称,不是傣族俗称,而是人们对傣族住房的专称。解放前,西双版纳境内的山竹苍翠如海,生活在竹海中的傣族人民无钱盖高楼大厦,再加之当地气候湿热,就只好就地取材,用竹子作建房材料,整个楼房全是竹子结构:竹柱、竹围墙、竹楼楞、竹椽子、竹楼板、竹楼梯、竹瓦盖屋顶。于是,人们就称为竹楼。解放后尤其是近年来,随着生产的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建房材料已发展为木、砖、瓦顶结构(只有少数是竹木、茅草顶结构)。虽然建筑材料不一样了,但建筑形式仍然保持了竹楼的特征。所以竹楼这一称呼就一直沿袭下来,成为一种专称。

2024-05-03 01:42:50 回答

傣族依水而居,寨子周围绿树成林。金平还保留着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样式。竹楼顶尖底方,以圆木为柱,楼板、墙壁均用竹片编成,楼顶用草排覆盖,成“人”字形。上层住人,避暑、防潮、防洪,下层关牲畜和堆放农具杂物。竹楼两侧各支一架梯子,各开一道门,男子从右门出人,女子从左边出进。沿两侧梯子上竹楼,外有走廊、晒台。楼上室内分左、中、右3格,左格安有灶塘,是妇女做饭和玩乐的地方;右格立有祖宗神位,是男子闲谈的场所;中格用来接待亲朋。用竹篱围成大房间,一家人分床席楼而卧,只以蚊帐相隔。

相关问题

页面运行时间: 0.1687479019165 秒